close

惡人  

即使為「惡人」而哭也無所謂,因為那是多麼撼動人心的一部電影阿!

 

 

 

 

 「惡人」

這部電影改編自吉田修一的同名原著小說,並由妻夫木聰及深津繪里兩位演歷豐富的演員擔綱男女主角。這部作品,觀影者可以從推理、或愛情故事的觀點出發,但隨著劇情發展,兇手是誰似乎不再是那麼重要,倒是被兩人刻苦銘心的愛戀所深深感動。

 

我必須要說,若作為一部愛情片,這部片仍可是十足完美的;但作為社會派推理片,才是該作品真正的核心所在。故事呈現的價值,更側重於社會及人性的描寫。假若惡人是一本推理劇,其在推理界大概是屬於社會寫實派那塊領域,透過犯罪、推理手法、甚至是愛情的包裝,最終目的是在事件中深掘出社會的正反面,引導觀眾作出反思。

 

我一向喜歡看日本的推理作品,又日本的作家更是社會派推理的佼佼者,以其獨有的細膩觀察和手法,展現出精緻的故事思維,總在結局撼動人心,讓人心中升起一股久久無法自我的情緒。但還是重述一次,推理並不是本片的重點,你該享受的,並不是解謎的快感,而是瞭解行為的動機和背景。

 

 

 

男主角祐一,住在海邊的小漁村,生活在缺乏外在刺激的環境中,與祖父母住在一起,周遭沒有與他年紀相仿的同儕,每天重複著固定的生活模式;話不多,唯一的興趣也許是開車。女主角光代,生活永遠離不開鄉下小地方,每天都是在工作與家中往返,是個單純的女生。兩人的共通點是靈魂都像被囚禁著,很寂寞。

 

而這兩寂寞靈魂的交會點,便是在交友網站上。之後,像是找到了與自己相契合的靈魂,愛上了彼此。只是,相見恨晚,在他們認定彼此前,男主角有個「插曲」,當男主角向女主角坦白後,原本是要在此畫上句點,然而好不容易終於遇見彼此,為了想緊抓住任何可以相愛的時光,於是兩人選擇了社會所不容的路線走下去。

 

故事中,每個出現的人都有他代表的意義和隱身於後的價值觀。

 (以下劇透開始,但沒透露結局,總之不喜勿再往下捲)

 

 

 

 

 

 

 

男女主角都沒有豐富的社會支持,特別是男主角匱乏的嚴重,外加小時後被母親拋棄的陰影,在交友網站認識的女生對他的偏見等等,誰都不願去正視真正的他,所以男主角的性格異常的壓抑,甚至連表達都沒有出口。在他遇見光代後,人生開始有了轉變,但即使如此還是無法擺脫緊追在後的壓迫。

 

女主角在遇見男主角後,雖然一開始被男主角的行為傷害到,可是祐一是第一個可以帶她離開這地方的人,即使是逃亡也都是幸福,因為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和愛。

 

在兩人相依為命的過程中,女主角對男主角的愛深刻到願意為了他忍受環境的艱辛,而她也一直扮演著積極的角色支持著男主角。男主角其實是個溫柔的人,對女主角也很體貼,兩人在逃亡中度過了一段對他們人生而言是多麼奢侈的幸福時光。然而,隨著日數的增加,看著女主角受苦他也越來越難受,變得不知該如何是好,只有相愛是支持他們繼續走下去的動力。

 

說真的,我很被他們兩人相愛的勇氣給打動,那種愛雖然也稱得上幸福,卻也苦到痛心。我相信各位在看時,心中真的會有一種覺得他們的幸福是可以這樣延續下去的。

 

終究,該面對的還是得面對。

 

想不到最後的結局,竟然是如此的讓我驚訝,應該說我震撼的雞皮疙瘩都起來了!我開始思考,「惡人」到底是指誰惡人終究是惡人嗎?原來所構築的推論都被打翻,所有的一切都讓我混亂了。為什麼?我不禁問。對我而言還是無解,對於人性我還是無法去剖析個正確。雖然動機也可以利用簡單的理由導出,但我並不認為那麼簡單的理由就可以拿來套用到這之中複雜的因素,可是我仍想相信那是出於愛,只是愛得太深也會成為一種罪。

 

結局我就不多透露了,畢竟講太多會破壞震撼感。只能說看完這部片,保證三日思緒不絕,因為真的是一部好片,不說他獲獎連連、參展無數,重要的是光是普通書本的厚度,或是兩個小時的電影,就可以有太多片段可以讓我去思考,劇情鋪敘的豐厚層次是讓人驚嘆的!

 

 

當然這部片的社會面,是透過其他劇情線來表達,被害者的家庭、加害者的家庭、被牽連者的家屬、社會對事件的論斷,從這些旁人的路線,給了劇情更多的線索和啟示,甚至是衝突。

 

作者將背景設定在小村落,特別是劇中對於老人生活的處境,點出了一個很大的社會現實,那就是無助和無奈。特別是當那些無情的記者們只不停的追問祐一祖母對於被害者家屬有什麼話要說,卻沒有反去揭發出詐騙集團騙了老人家身上了多少錢,在同一時間和地點,竟然有著如此絕望的落差。

 

誰去理解清水祐一?誰想了解他?只有光代。

祐一的祖母相信祐一是個乖小孩(我相信他並不壞,可是環境造就了他某種程度的動機),但最後仍然還是向被害者家屬道歉,因為她負起了祐一的養育責任,即使公車司機鼓勵祖母說:「妳又沒錯!」。而祐一的母親對於自己不了解的兒子的評價竟然是「惡人」,但男主角可能曾經不是;被害者對於祐一的背景也存著偏見,甚至擺出加害態度;就連女主角,也無法真正的去了解他。人與人間的相處,摻雜了太多的自我想像了,反倒是劇中的男主角,顯得像一張白紙。

 

誰才是引發一連串悲劇的加害者?

而被害者,說起來好似值得同情,但又同情不起來,是滿無辜的,但畢竟有一半的殺意是她自己引來的。而被害者的家屬,被害者的爸爸充滿悲憤準備對另外一位侮辱自己女兒的加害者,也就是旅館的公子哥兒討公道,然而最後也發覺到那位加害者是多麼空洞的一個可悲人,仗勢的父母所給予的一切,自以為什麼都可以得到,沒有什麼可以失去,所以從不珍惜、不用負責、更別說是替自己感到羞愧。

 

現代人的疏離感

可是其實被害者也是一位靈魂空洞的人。被害者的家屬所扮演的角色是疼愛自己女兒的父母,雖然父親平常很有威嚴,但對女兒很愛護,希望女兒可以多和家人相聚,當然被害者是不太珍惜這個相處時光的,她不想被父母綁住,更不想回鄉下老家。在女兒死後,被害者父親曾一度怪罪自己太太為什麼要讓女兒去博多,母親則說難道要在這小地方過一輩子嗎?當然,父親最後還是認同了太太的想法。

 

這邊作者透過這個家庭直接點出年輕人於城鄉之間流動的問題,整部作品中也不停的點出因為遠離家鄉而導致的疏離感。劇情一開始也可以看到被害者和加害者富家子弟的價值觀都已經扭曲,而作者則讓被害者家屬擔綱正確的價值觀藉以導正之。

 

 

「可是,他是個惡人耶!」「妳知不知道妳帶給我們多大的麻煩?!」

這是女主角在和妹妹取得聯繫後聽到的話。其實女主角性格很夢幻,她對於愛情有著很大的幻想空間,為了抓住生命中的惟一,不惜逃亡、甚至希望自己能夠救贖男主角,可是最後她也不得不面對現實。但我還是認為他們在一起的時光確實是幸福的,對彼此的愛也是真的。

 

社會對於殺人犯持有兩面觀感,情有可原與不可原諒,而這判斷基準是在於殺人動機。因為我們是事件的旁觀者,從電影中看到所有事情的來龍去脈,因此也許會覺得另一位加害者情有可原,不過殺了人還是要負責,尤其是當他跨越那條界線決定下手時,只有殺人與沒殺人的差別。

 

可是,所有的事才沒那麼簡單的可以二分,那是因為我們是旁觀者,所以才可以這麼輕鬆得去區別。這部作品為什麼老早就告訴觀眾誰是犯人,然後花了不少劇情描述事件相關人的想法,並將所有的人物背景呈現得一清二楚,這都是為了讓觀眾把重點放在事件背後所隱藏的巨大問題,甚至連最後的判斷都丟給觀眾思考。

 

 

比誰都想得到幸福,卻也是最難捉住幸福的人。

對於整部片爭點:男主角,反倒多以旁人的觀點去陳述,男主角的自白很少,讓觀眾去透過蛛絲馬跡和外顯行為去推敲一個沉默得無從得知的人,也就是當你無法從他口中得知他的內在想法時,你用什麼外在條件去判斷他?

 

 

 

這部電影動用了相當不錯的實力派演員,簡言之,演誰像誰。妻夫木聰表現的男主角,實在是讓人又愛又憐,難怪劇中女主角除了愛之外,會如此得被激發母性的本能。當然,要演這部片的男主角,是有難度的,因為戲份都不在嘴巴上;不過我覺得他其實掌握得不錯,特別是的深藏於眼睛裡的戲份。深津繪里真的就是一臉清純貌、涉世未深,讓人覺得很容易親近的人。但這部演得最好的人是被害者的父親,他把日本典型的父親性格拿捏得超好。

 

值得一提的是,電影配樂是由久石讓擔綱,音樂沉穩中帶點緊張,黑暗中卻又不失溫柔曙光,利用乾淨、清澈的樂音,聲聲都直達人心。而拍這部片的人,畫面掌握得很好,特別是在劇情最後高潮那段,在沉穩的弦樂聲中,那一連貫畫面所展現的張力,真的是處理的很棒。而整部片最讓我印象深刻的畫面是男女主角分開的那一刻,男主角的手還是想要緊握著女主角的手,其實男主角的愛很執著,因為女主角是他緊捉住的唯一阿!回歸到愛情面,整部片讓我感受到:原來彼此相愛,是多麼幸運且幸福的事阿!如果是我,也捨不得放開手中那唯一。

 

 因為我已經成為惡人,得不到女神的救贖也沒關係,我只想妳和我一起墜落。

  

 

 

 

 

推薦你去看。

當然,結局我絕對沒透露!

而看完電影,我也想把小說翻過一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ru Angl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